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

一位 21歲女總裁的忠告,不想窮下去就看看!

s1_539e4f5709233
1. 記住, 平均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小時以上的, 一定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過 25K的, 如果你想要月收入超過 25K, 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電視上。 同樣的道理, 那些平均每天玩網絡遊戲或聊天超過三個小時以上的, 也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過 25K的。
2. 這個世界,有這麼一小撮的人,打開報紙,是他們的消息,打開電視,是他們的消息,街頭巷尾,議論的事他們的消息,彷彿世界是為他們準備的,他們能夠呼風喚雨,無所不能。你的目標,應該是努力成為這一小撮人。
3. 如果,你真的愛你的爸媽,愛你的女朋友,就好好得去奮鬥,去拼搏吧,這樣,你才有能力,有經濟條件,有自由時間,去陪她們,去好好愛他們。
4. 這個社會,是快魚吃慢魚,而不是慢魚吃快魚。
5. 這個社會,是贏家通吃,輸者一無所有,社會,永遠都是只以成敗論英雄。
6. 任何一個行業,一個市場,都是先來的有肉吃,後來的湯都沒得喝。
7. 這個世界上,一流的人才,可以把三流項目做成二流或更好,但是,三流人才,會把一流項目,做的還不如三流。
8. 趁著年輕,多出去走走看看,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,行萬里路,不如閱人無數。
9. 與人交往的時候,多听少說,這就是,上帝為什麼給我們一個嘴巴兩個耳朵的原因。
10. 記得,要做最後出牌的人,出讓別人覺得出其不意的牌,在他們以為你要輸掉的時候這樣,你才能贏得牌局。
11. 不要裝強,對於裝強的人,最好的辦法就是,拿塊磚頭(自我優勢),悄悄跟上去,一下子從背後放到他。
12. 不要隨便說髒話,這會讓別人覺得你沒涵養,不大願意和你交往,即使交往,也是敷衍,​​因為他內心認定你素質很差。
13. 想要抽煙的時候,先問下周圍的人可不可以,要學會尊重別人,少在女生面前耍酷抽煙,你不知道,其實她們內心很反感。
14. 要想進步,就只有吸取教訓,成功的經驗都是歪曲的,成功了,想怎麼說都可以。失敗者沒有發言權可是,你可以通過他的事例反思,總結教訓,不僅要從自己身上吸取,還要從別人身上吸取。
15. 一個年輕人,如果三年的時間裡,沒有任何想法,他這一生,就基本這個樣子,沒有多大改變了。
16. 成功者就是膽識加魄力。
17. 無論你以後是不是從事銷售部門,都看一下關於營銷的書籍,因為,生活中,你處處都是再向別人推銷展示自己。
18. 給自己定一個五年的目標,然後,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,半年半年的,三個月的,一個月的,這樣,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。
19. 如果我只能送你一句忠告,那就是,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永遠不要走捷徑。
s1_539e4f5708e74
不想再窮下去就繼續看下面
1. 給自己定目標,一年、兩年、五年,也許你出生不如別人好,通過努力,往往可以改變 70%的命運,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。
2. 朋友請你吃飯,不要覺得理所當然,請禮尚往來,否則你的名聲會越來越差。
3. 好朋友裡面,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知己,不要以為你有多麼八面玲瓏,到處是朋友,最後真心對你的,只要一個,相信我。
4. 不要相信算卦星座命理,那是哄小朋友的,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,坐在家裡等什麼房子,車子,還不如睡一覺做個好夢。
5. 不喜歡的人少接觸,但別在背後說壞話,說是非之人,必定是是非之人,謹記,禍從口出。
6. 是人都有惰性,這是與生俱來的,但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這種惰性,因為有很多人正在改變,對於某種事物或是生意不要等別人做到了,我才想到,不要等別人已經賺到錢了,我才想去做,沒有人相信的是市場和機遇,大家都相信的叫做膨脹。
7.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,夜深人靜,問問自己,將來的打算,並朝著那個方向去實現,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。
8. 出路出路,走出去了,總是會有路的,困難苦難,困在家裡就是難,社會普遍認為。
9. 作為女人,不要倚老賣老,認為事業跟自己沒關係,以為自己就是洗衣服,做飯,看孩子,那就是大錯特錯。
10. 做人,要做到;萬事孝為先,教童品之道,夫妻和諧美,幸福萬年長。但是這些不是拿來用嘴說說就能辦到的,解放初期年代要做到這些,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,當今現實的社會需要你付出很大的金錢,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。
11. 空閒時間不要經常上網做無聊的事和玩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,讀點文學作品,學習一些經營流程,管理規範,國際時事,法律常識。這能保證你在任何聚會都有話題可聊。
12. 寧可錯殺一千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,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成功的機會。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買後悔藥
13. 要做一件事,成功之前,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。成功之後不用你說,其他人都會知道的。這就是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效應。
14. 力求上進的人,不要總想著靠別人,人都是自私的,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。
15. 面對失敗,不要太計較,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起體膚,但要學會自責,找到原因,且改掉壞習慣。二十歲沒錢,那很正常;三十歲沒錢,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,需要更大的努力;四十歲沒錢,只能自己找原因。窮人變成富人是可能的,而且很可能。窮人能窮一輩子,也是必然的,存在就是理由,只是有所選擇。
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!就看你給不給自己機會!只要我們有那個夢想,只要我們去做了,離成功就很近!做一件成功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,是需要我們很多的付出,只要你努力了,相信你一定有回報的!

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

要成為創業家,請每天做“思想舉重"

  我們都知道,如果你要有健康的身體,那就要常常運動,因為那可以鍛鍊你的肌肉,也可以訓練你的反射。我們也知道,要成為一個創業家,你必須要有洞察事務的本質,並且創造出更好、更有效率且可以被執行的解決方案,這樣的”超能力”,也就是所謂的”獨立思考”與”創造性思考”的能力。
 但你或許不知道,創造性思考其實不是與生俱來的。它跟健康的身體,或是其他人類大多數的能力一樣,是可以被鍛鍊的。Richi 的創辦人小全在一次 appWorks 演講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,他說以前服務的廣告公司主管,會給他功課,來鍛鍊他的創意能力,例如︰用 1,000 種不同的方法,描述”麗莎有一只貓,他的左眼看不見”這個事實。
然後他就必須要開始寫︰
1. 有一只左眼看不見的貓,它的主人叫做麗莎
2. 麗莎的寵物左眼看不見,它是一只貓
3. 麗莎的貓左眼看不見
一開始都是一些句子的前後置換,但寫到第 50 句左右,這個策略會開始失效,你必須要更有創意一些,或許你想到了相反的描述︰
51. 麗莎的貓只有右眼看得見
52. 麗莎的貓只有一眼看得見,但那不是左眼
等等的句子,但這樣的策略頂多會給你 100~200 句,再接下來事情開始困難,所以你要更有創意一些︰
201. 麗莎的貓只能用右眼看這個世界
202. 麗莎的貓看左邊的時候,必須要整個人向左轉
203. 麗莎如果一直站在貓的左邊,她可以不被她的貓發現
 就這樣,等到你寫到第 1,000 句的時候,你會發現你完成了一次驚人的思想舉重,一點一點,你把你大腦的創造能力,撐到了最大值,就好像重量訓練的過程一樣。
 而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每天每天這樣訓練你的大腦,花上 1 萬個小時之後,你很難不成為”創造性思考”的專家。從那邊,你離成為一個真正的”創業家”,也更近了一步。所以創業者,”舉一反三”太弱了,從今天開始,每天在你的大腦裡進行一場”舉一反千”的”思想舉重”吧!

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

存不了錢,不是錢太少而是心太窮==>打敗零存款 先結清心理負債

存不了錢,不是錢太少而是心太窮

打敗零存款 先結清心理負債

薪水那麼少,哪可能存到錢?但每當有新型手機上市時,在漏夜排隊搶購的人龍中,就會看到這些平時常念著「沒錢可存」、或月薪不到三萬元的年輕人。可是,為了擁有一支一、兩萬元的手機, 他們卻可以想辦法省出錢來, 可見,他們其實是有存錢的潛力,但為什麼還是自認做不到?因為,他們存不了錢的根本原因,不是錢太少,而是心太窮!
收入並不等於財富 能夠累積才有機會變有錢
曾管理過逾三千億元資產的全美理財策略專家大衛‧巴哈(David Bach)就表示,收入與財富並不能畫上等號,曾協助數百萬人改變理財生活的他就發現,就算是收入很高的
人,因為太愛花錢,沒好好地想過怎麼看待錢,同樣也無法富有。
花二十多年時間專研美國富裕階層的湯瑪斯‧史丹利(Thomas J. Stanley),在其訪查一萬名富翁後所撰寫的暢銷書《下個富翁就是你》中也說,「所謂的財富,不是你賺了多少,而是累積了多少。」
一位接受史丹利訪查的富翁就說:「金錢並不能使人真正的變為富人,而是你有什麼樣的金錢觀念,你就會有什麼樣的金錢現狀。」
而史丹利歸納這一萬名富翁的致富關鍵,不是運氣、遺產、高學歷或高智商,是努力、毅力、規畫、自制力,更重要的是,對於金錢與財富的心態,例如重視金錢的分配與運用、金錢無憂比面子重要、喜歡做能增加個人與財富成長的自我投資、不相信運氣,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也維持健康的家庭生活。
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暢書系列主要作者羅伯特‧清崎(Robert Kiyosaki) 說,「 資產就是將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,而負債則是把你口袋的錢拿走的東西。」而以此應用在心理帳戶上,資產就是會讓你不斷存錢致富的正向想法,而負債就是會讓你愈來愈沒錢的負面念頭。
所以,如果你要徹底打敗零存款,就趕緊結清你的心理負債,並學習有錢人的心態。那麼,當你的心理帳戶「由虧轉盈」後,不但能開始存到錢, 還能進一步地變有錢。
就和存錢一樣,要把心理帳戶的負債變成資產,急不來, 必須給一些時間反覆練習,每週花一點時間,和自己開心理會議,檢討和激勵自己,這些資產就能在心中定型,就算不怎麼在意,也能自然而然地把錢存下來,持續一輩子也沒問題。
心理負債1》管錢太麻煩、錢又不多,隨便就好
會嫌算錢、管錢很麻煩的人,往往拿了收據就亂放,收到帳單也不細看,不管使用網路和手機的頻率就全都申請吃到飽的方案,在不自覺或無意識的情況下,把錢花光了。除了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,也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錢,更不會去想未來自己的錢會變怎樣?無怪乎,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作著哈福‧艾克(T. Harv Eker)會說:「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,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。」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把金錢,尤其是自己賺的錢當成愛人,不管多或少,都很珍惜。
② 現在檢查你的錢包裡有多少錢,再試著放1支小筆,做幾天的紀錄,90%會發現自己是如何亂花錢。
③想像一下,自己不再搞丟錢,讓錢變得愈來愈多的情景。
心理負債2》錢那麼少,不可能存得了錢
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存錢,對未來也不抱希望,就遲遲不會採取行動;還有一種情況是, 即使有心要存了,也因為覺得一塊一塊存太慢、太久,沒信心也沒耐心之下而放棄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 如果錢真的不多,不管再怎麼節省、再怎麼精打細算,收入也只能勉強支付生活所需,那麼,就從如何才能增加收入先著手。
② 無論現在的數字有多小,也用心管理每一分錢,把小錢管好,就能管出大錢。
③ 用大衛‧巴哈的「拿鐵因子」理論認識小錢的力量:1天省1杯拿鐵的錢100元,1 年可省3萬6,500元,再投入年報酬率8%的組合,30年後長成約413萬多元。
1天省下100元後→1年後累積3萬6,500元→10年後累積52萬8,760元→20年後累積167萬312元→30年後累積413萬4,837元
心理負債3》等有錢了以後再說吧!
《35歲前要上的33堂理財課》的作者、中國財富管理培訓中心執行長曾志堯說:「很多年輕人總想等薪水增加時才來存錢,但他們沒想到,消費一旦成習慣,薪水增加,消費跟著增加,根本無法存錢。」除了等薪水增加時再來存錢的錯誤心態,一般人還有一個錯誤認知:以為自己賺愈多就會存愈多,事實卻是剛好相反,大部分人是賺愈多、花愈多,很難存錢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 看看有錢人,他們看書的數量不一定比人多,但實踐的項目一定比別人多。所以要存錢,就要馬上付諸行動。
② 對於存錢的好處,你只是聽了,很快會忘掉;你親眼看到了,就會記得;但你親身去做了,不但會了解,也會有獲得。
心理負債4》愛錢很丟臉,有錢人都很壞、很討厭
在傳統學校與家庭教育裡,對於金錢不是不談,就是用市儈、勢力等道德角度去評斷。而在媒體的新聞報導或戲劇節目中,對於有錢人也總披上「不仁不義」的負面形象,讓人不知不覺中,對於金錢也就嫌而遠之,也因而錯失了存錢、甚至是致富的機會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 去翻翻成功致富者的傳記,會發現他們的起步和一般人無異,甚至比一般人更辛苦,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努力致富、與金錢為友。在他們的故事裡尋找啟示,學習一些追求成功的策略,最重要的是要模仿他們的思考方式。
② 在市區裡找一個最高級的飯店喝杯咖啡或下午茶,讓自己習慣這種氣氛,觀看四周的顧客,看看他們跟你有沒有什麼不同。
③ 想像自己會當這樣的有錢人,會把自己照顧好,也讓身邊或社會的人擁有幸福。錢賺愈多,可讓更多人擁有幸福,錢會朝著對它們抱著正面觀感的人靠近。
心理負債5》存錢難度太高,問題太多了!
有這種心理的人,每當遇到金錢挫折時,常用情緒、直覺面對,而且只看問題和風險,或是認為以自己的條件,根本不可能解決;或是怨天尤人、怨嘆自己沒有存錢的命。對此,哈福‧艾克就說:「窮人專注於障礙,有錢人專注於機會,而且持續成長。」
有錢人是用金錢流向的數字在檢視和確認,凡事先看機會,不讓難題停留在自己身上。所以,你要練習在看到風險和機會時,總是先看到機會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 下次你再發現自己在責怪別人、找理由或是抱怨的時候,就把你的食指畫過你的喉嚨,當作是扳機,提醒自己你正在斷送自己致富的機會。
② 找一天練習樂觀、凡事先看機會,在這一整天裡,不管誰提了什麼問題或障礙,都把它改造成一個機會。
③ 做一份「簡報」。在每一天臨睡前,寫下一件你今天進行得很順利的事,以及一件不順利的事。然後回答這個問題:「我是如何創造出這兩種情況的?」這可以讓你為自己負責,也讓你發現哪些策略對你有益,哪一些卻沒有。
心理負債6》想有錢得過得很省、很摳,絕不能有一點浪費
自以為在節省,但常會拿時間換小錢,例如花很多時間,跑大老遠或排隊只為了搶折扣或出清貨,結果買回家時卻發現,家裡還有庫存。而如果過分節省,會有節省反彈症,像做太過激烈的節食減肥,減了一陣子後,反而容易比以前吃更多、變得更胖。另外,對於省下來的錢,如果就只是存,效益不大,也不易持續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節省並非一味削減花費,而是想出不花錢又開心的生活,例如不買書而去借書。
② 省下來的錢,不是只會存起來,而要投資在自己或金錢的未來,例如每個月至少去上一堂關於金錢或個人成長的課程。
③ 適度的花錢,可以振奮自己;但在花錢時可以試著問自己,花這錢能得到什麼?不花錢會很嚴重嗎?而如果一定要花錢,就花得有品味,讓自己有所見識。
心理負債7》很怕做了會失敗
日本知名的財經作家中島孝志曾說:「富翁是堅強意志的產物。」所以,就算有所恐懼,有錢人也要行動,但窮人卻會在恐懼前繳械,不再前進和行動。
心理帳戶由虧轉盈法:
① 列出3個你與金錢和財富有關的最大憂慮、困擾或恐懼,向它們挑戰。你所害怕的情形是什麼?把它們寫下來。這些情況如果真的發生了,你會怎麼做?你還能生存嗎?你能東山再起嗎?很可能答案是可以。所以,別再憂慮了,開始變成有錢人吧!
② 寫下10個你可以採取的行動,它們能解決或至少改善這個情況。這可以幫助你從在腦子裡想著問題,轉移到用行動解決問題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首先,你極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;第2,你的感覺會好很多很多。
【專家小叮嚀】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,成功機會高
黃柏仁/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
存錢是一個長期計畫,最怕有些人在時間一拉長後,還沒有看到成果就放棄。所以要有耐性看它開花結果,或是可以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,不但容易逐步實現,也能持續下去。另外,有些人會兼很多職,以快速提高收入。但有時專注在自己有熱情與專業的領域,反而成長得更快,也比較能維持生活與身心的健康平衡。
【專家小叮嚀】存錢最重要在「執行」
徐采蘩/統一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
存錢想要成功,不是懂了觀念和道理就好,最重要在於有沒有去落實。如果身旁能有一個教練帶著你做,他可以是你的業務員、可以是一本專業書刊、也可以是周遭存錢能力很不錯的人,再次強調,重點在於「執行」。
【延伸閱讀】富翁成功致富的8個關鍵心態
1. 目標非常明確
2. 自願降低消費水準,節約、不做無謂支出
3. 善於把時間、金錢做高效率分配,以利財產累積
4. 有價值時就不吝嗇錢,用錢做財富的再投資,但都是經過思考
5. 相信財務穩定比炫耀地位重要
6. 出了社會就沒再接受父母資助
7. 善於掌握市場契機、時時有準備,在市場最困難的時候進行投資
8. 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
資料來源:《下個富翁就是你》(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),時報出版
【延伸閱讀】1分鐘快篩:你是否出現「存不了錢」的徵兆?
□ 對用了哪些錢、花了多少錢毫無印象
□ 常會用血拼來消除壓力
□ 對金錢的安排,都只先考量眼前的事
□ 拿到收據、帳單都不會仔細看
□ 常用很多理由和藉口花錢
□ 房子裡塞了很多東西,而且常是重複購買
□ 常沒有估算到會有臨時支出
□ 每次只提領小額的生活費,但一用完就去提領
□ 有收集物品的癖好
□ 對於新知無感、不敏感
資料來源:《日經Money》雜誌
【延伸閱讀】存錢,不要急
日本知名的存款管理師與理財顧問橫山光昭,他以協助超過5,000人改善家庭收支、成為存錢一族的經驗指出,坊間雖有許多工具、方法可以教人存錢,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心、要主動才行。
而一旦有心要存錢的人,他提醒,存錢不是變魔術,滿腦子想要一夜致富,會不擇手段用風險性高的方法,很容易失敗,失去更大筆的金錢。存錢,最重要的是心境上的遊刃有餘,就能持之以恆。

曹啟泰的「拜託之道」:先有心態,再來談姿態

曹啟泰的「拜託之道」:先有心態,再來談姿態

相關關鍵字:
 
曹啟泰的「拜託之道」:先有心態,再來談姿態
圖片來源:曹啟泰
幾乎每個人都有請求幫助的經驗,但你能夠多自在地有求於人?又如何說動別人心甘情願的助你一臂之力?對於請託,走過人生大風大浪的曹啟泰,有自己的一套哲學與方法。
人生中,總有需要別人拉你一把的時候;職場上,工作也愈來愈難只靠自己獨力完成。懂得「拜託」他人,讓別人願意支持自己、借力使力,不但不丟臉,更是一種重要的人際影響力。
怎麼「拜託」容易成功?不是低聲下氣,擺出哀兵政策,別人就一定會買單;也不是裝得老成世故,像是談樁交易或買賣,就能讓對方心甘情願的跟你站在同一邊。
曾經在台灣紅極一時,卻因為30歲時創業失敗,背上1.6億元的鉅額債務,歷經人生大起大落後,這十幾年轉戰中國演藝圈,再創生涯新局的主持人曹啟泰,在接受《Cheers》雜誌採訪時直言,「拜託」絕不是一種「術」。
拜託的成敗,取決於背後的心態,所有說出的話,都是順著心態而來。換句話說,為什麼有些人出去拜託總能成事,有些人卻總是換來閉門羹?差別就在於看待「拜託」的想法不同。
一句話,透露出曹啟泰對這兩個字的深刻體會。事實上,離開台灣到對岸打拼,一切都得從頭開始,即使生活瑣事,往往都需要靠人提點。在曹啟泰去年出版的《一張單程機票》一書中,他寫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。
剛到中國時,許多朋友總提醒他要「以暴制暴」,好先聲奪人。如果計程車司機繞路,就要斥責他;服務生態度不佳,就要扯開嗓門罵。但相信人性本善的曹啟泰不以為然,即使朋友怒罵服務生招呼不周,他反倒寧可用溫和的語氣說:「不好意思,為了要證明你高尚的服務品質,想請問你可不可以拿一條毛巾給我,而且要很快,拜託!」結果話一說完,服務生立刻幫他拿來毛巾,比朋友用罵的還有效。
洞悉人性:幫對方想過,開口不卑不亢
日常小事,卻足以看出曹啟泰獨到的「拜託之道」。大部份人在有求於人時,多半只看到自己的處境,急著告訴對方需要他的幫助,好解決眼前的難題。卻忘記被拜託的對象也是個「人」,更別說試著去理解對方考慮什麼?需要什麼?他幫助自己,有什麼風險或是好處?
不管狀況再糟糕,曹啟泰仍然能把對方的立場,看得跟自己的需求一樣重要。這種體貼與對人性的洞察,或許就是讓許多人願意幫他,而在他開口求援的當下,也能夠不卑不亢的理由。
2009年,因為中國法規的限制,他手中同時主持的6個節目一夕間全部中止。在他「被迫休假」的2個月當中,一位友人邀請他參與競標上海世界博覽會汽車館的展演內容。
於是,他約了另外兩位朋友到咖啡店會面說明,希望請他們助自己一臂之力。不過,朋友聽了面有難色,支支吾吾地不願立即答應,畢竟13天後就要提案,現在曹啟泰手中卻只有一張A4大小、簡單寫著製作需求的標書。
看出兩人對事情的可行性沒有信心,曹啟泰乾脆提出,從現在開始到提案完成,所有過程花費都由他買單。若提案成功,功勞是大家的;提案不成,對他們也沒有風險。果然,解除這項疑慮後,朋友終於決定放膽加入團隊。最後經過3輪的提案,他們拿下2010年上海世博會汽車館的標案。
「他就算帶著目的,也不會讓目的不利於你,」和曹啟泰合作了20年的經紀人Coco指出。
就算是向人借錢,曹啟泰通常在開口前,已經先想好還款計劃,包括借款期限、攤還期數、利息計算、擔保條件、兌現工具等等,展現出自己願意負責的態度,也讓對方相信他有能力辦得到。
如果對方拒絕,被客戶形容為「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」的曹啟泰,也不會垂頭喪氣,能夠坦然視之,因為今天被拒絕,不代表明天也是。
除了掌握人性,對曹啟泰來說,每次「拜託」並非只是單向地期待對方付出、自己接受,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,自己也同樣可以為對方創造價值。一次他到朋友家借錢的經驗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創造價值:今日的拜託,變明日的交情
為了周轉財務,他臨時到朋友家調頭寸,卻聽到門裡傳來兩夫妻的爭吵。曹啟泰沒有因此打退堂鼓,但也沒有大剌剌地劈頭就開口要借錢,反而先關心兩人的家務事,當起和事佬。
事情化解後,朋友問起他為什麼造訪,他只是笑笑地說了聲「再說吧」就離開。隔天,朋友特地打電話致歉,又再度追問他登門造訪的原因,他仍舊只回答「再說吧」就掛了電話。
不想在朋友困擾時再增添他的困擾,所以曹啟泰嘗試以其他管道解決。只是眼看當天軋支票的「3點半」時限快到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他決定在朋友午休快結束之前,撥電話過去:「沒辦法了,別的地方我今天都試過了,請你幫個忙吧。」果然,不僅順利借到錢外,朋友還給了他更好的借款條件。
人際交往都是「互相」的,讓人3分,往往能得到5分回報。就像這次經驗裡,朋友先感受到了他的關心與誠意,若是能幫的忙,又何樂而不為?於是每一次的「拜託」,反倒成了延續情誼的過程,也讓對方覺得幫助自己是件「值得」的事。
「我想是我潛意識裡明白,所有的關係都來自交往,而交往裡不外乎:交流、交易、交換,最終產生的就是,交情。」曹啟泰在著作《我愛錢》的序言中如此談到。
「拜託」兩字的組合,曹啟泰認為是一種「有禮貌」的請求,不用哀求,更不需委屈。「姿態是沒有用的,心態才有用。有了心態,自然有姿態。不要強做姿態,先做好心態。」他對「拜託」的意涵做下最精闢的註解。
Please...該怎麼拜託不同的人?
拜託別人時,即使從對方的需求出發,但面對不同個性、特質的人,也要先觀察他們所在意的重點,才能進一步做好溝通,達到效果。
請託對象 專業型
在某個領域的專業非常強,對工作也有一定的堅持。拜託他時,要先正確且具體的肯定,再順理成章地委託他,因為「非他不行」。例如對方是設計師,不能只是說「好棒的作品喔!」而是說「這個作品的這種紅色效果很棒。」激發他對工作的堅持,來幫助你完成任務。
請託對象 合理型
他很重視時間,比較性急,向他拜託時,冗長的開場白或閒聊最好避免。委託他事情可以直接地說:「請容我單刀直入地說,我有件事想拜託你。」並盡可能的具體說明內容。重要的是,要傳達對於彼此的好處,一旦他被說服,就能很快決定。
請託對象 義工型
他樂於助人,所以對他說話時,可以用「能夠拜託的只有你了」、「你是我最後的希望」等句子。但不要忘記要不斷表達感謝,這會讓他很開心。
請託對象 明星型
他比較好表現,所以接受拜託時的判斷基準是「自己能不能受到注目」。不妨用「做這件工作會受到主管注意」、「媒體可能會來採訪」等話語吸引他。
請託對象 負面型
提出否定意見是他的口頭禪,但即便如此,並不表示「他不做」。所以不需要想辦法說服他,而是要先傾聽他的不平心聲,再動之以情來拜託:「不要這樣說啦,拜託啦!做啦做啦!」
請託對象 逃避型
他只要感覺到好像要被拜託時,就會擺出「我很忙」、「我事情很多」的態度。最好的做法是,針對他容易害怕風險的特點,預先告訴對方「這對你沒有風險」。

10招教你賺時間

10招教你賺時間

10招教你賺時間
明明上帝公平地給每個人24小時,有人卻像變魔術一樣,幫自己創造幾倍的時間,他們是怎麼做到的?
第1招 養成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習慣
有些事情一旦決定就無法回頭,即使能挽回,也得花數倍力氣調整,時間也耗掉大半。
卓睿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葉微微指出,「第一次就做對」是一種「預防」的心態,只要事前多花時間溝通,想清楚再動手,並確立對的方向,若事後需要調整,也不至於太過離譜。
第2招 一日之計在於「昨夜」
「一日之計在於晨」雖是句至理名言,但放在今日職場卻顯得緩不濟急。「為避免浪費時間,前一晚就該訂定隔天計劃,」陸易仕國際顧問公司總經理謝文憲強調。
每晚睡前,不妨將明天要達成的目標記下來,按重要程度編順序。隔天一早,即可馬上著手第1個目標,達成後再繼續實現第2個目標,一路堅持做下去。
第3招 每天提早兩小時上班
日本時間管理專家高井伸夫在《早上10點以前搞定工作》書中建議,早上1小時工作效率可抵下午的2、3個小時,因此,不妨往前挪兩個小時,早上7點就進辦公室。
台灣許多CEO都有這種「好習慣」,例如無印良品總經理王文欣、摩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侯明甫、台灣彩券董事長尚瑞強,每天都提早1~2小時到公司上班,利用晨間安靜的時光沉澱思考。
第4招 利用通勤時間學習
以火車、捷運、公車通勤的上班族,葉微微建議,通勤的零碎時間是最好的自修機會。不過,想學的若是語言,得先搞清楚自己的吸收模式。
「聽覺型」的人可靠收聽廣播、CD、mp3,「視覺型」得搭配文字教材,邊聽邊讀,「觸覺型」準備筆記本或PDA、SmartPhone,邊記邊學才會有效果。
第5招 活用等待時間
無論是會議或業務拜訪,難免有等待的時間,葉微微指出,不妨趁空檔打個電話,擴展人際關係,反覆翻閱行事曆,以免遺忘小事或約會,或在隨身的小記事本,即興記錄一些想法,把握這個做計劃、企劃的好時機。
第6招 「一心二用」法
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呂宗昕指出,跟電腦程式一樣,大腦也有「多視窗」功能。
在同一時段,若能適當打開多扇「窗」,就會增加工作與休閒的時間,掌握原則如下:
同時做一件需思考及一件非思考的事。
同時做兩件相關的事,讓一份時間產生兩份工作效應。
同時做兩件休閒的事,讓一份休閒時間發揮兩份享受功效。
第7招 筆記本提醒術
日本溝通專家箱田忠昭在《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》書中指出,可以準備一本記錄「想做卻沒做」的記事本,一有零碎時間或瞎忙時,就可以拿出來審視,以刺激大腦錄音機轉動,激發幹勁。
第8招 維持良好人際關係
稍微提醒,平日在人際關係投資不可少:當同事向你求救,你可以當他的及時雨。即使當下無法幫忙,也能替他想出變通方案,下次當你有多樣緊急又重要的事得完成,他就可能在第一時間出手相助。
另外,與人共事要尊重對方的時間,凡事守時、有效率,有了良好印象,若有合作機會,他便會優先排給你。
第9招 管理情緒低潮
「情緒管理也是時間管理的一部份。」曾任美商3M公司教育訓練經理、現為業務銷售專案顧問的王亞蘭強調,情緒來時,先試著完成一件事情,就會有力氣再去做第2件事。
若實在難以控制,可採取「刪除法」,暫時排除所有事情,讓自己「放空」。不過,仍得設想備用方案,並縮短發洩時間,這才是放空真正的意義。
第10招 以金錢換取時間
葉微微有次與擔任高階主管的女性友人在廚房閒聊,朋友開心用著剛在超市買來、比以往慣用品牌便宜5元的廚房清潔劑。
結果發現,過去的清潔劑雖貴,但噴完幾分鐘一擦就乾淨,現在卻得花上一小時。「為什麼要省這5元,卻浪費一小時可能的『產值』?」葉微微十分不解。
她強調,就個人時間成本計算,省下的時間拿來做更有品質的休閒或提升能力的學習,都比貪圖蠅頭小利划算。
同場加映》活用關鍵1小時:名人篇
摩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侯明甫
早上7點~8點半,是我一天中最有效率的一段時間。
身為基金經理人,生活越單純越好。我每天6點起床、6點半出門,第一個到公司。這段時間我用來看前一天的市場訊息、看報紙資訊、收發e-mail,沉澱心情,準備8點半的早會。這樣的習慣從入行開始持續至今。
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,環境很安靜,可以靜下心來思考。一旦市場開盤後,會有大量的資訊進來,到時就很容易被干擾。(盧昱瑩)
台灣彩券董事長尚瑞強
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都是在上下班。我通常早上6點多起床去健身房,7點半進辦公室。7點半~9點,我會先看行事曆,把一天行程做好優先順序排列。
晚上7點半~11點,是我最私人的時間。晚上沒有應酬對我是很寶貴的,我會盡量讓身體放鬆,像是去泡溫泉。利用這段時間回想,今天我做對、做錯什麼事情,是否有咆哮過部屬。
假如想到什麼,我不會等到第二天早上,而會半夜3點起來傳簡訊,或是打電話到分機去留言。12點以後,同事大部份都睡了,發簡訊也不會干擾到他們。(李筑音)
星座專家星星王子
我太太是補教教師,每晚上班,所以我每天最重要的時刻,是下午4點鐘準時去幼稚園接小孩放學,然後陪孩子遊戲、看《海綿寶寶》,陪孩子一同成長。
為了這個重要時刻,我運用PDA管理我的時間,而且不讓自己每天行程太複雜。例如有節目通告,就盡量把錄影時間排在同一天,或統統排在早上,這樣我才能確實掌控好每天下午的時間,絕不能錯過4點鐘這個重要時刻。(王曉晴)
品田牧場總經理蕭文傑
當高階主管後,我才慢慢懂得,其實盡量抽離工作,才能給自己思考的空間。現在每晚的11~12點,我會一個人在房間裡點蠟燭、聽音樂,欣賞窗外的貓空山嵐與點點燈火,純粹讓自己放空,和自己獨處,利用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,讓自己歸零。
開始這麼做之後,我每天都帶著希望入睡,也發現,不是每天只有工作,就能把工作做得比較好。那一個小時,是我每天最享受的重要時刻。(麥立心)
美商花旗銀行台灣區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
我一天當中最期待的時間,就是結束10多小時繁忙工作,讀點書。看到令人感動的文字,時常驚喜不已。
讀書時,通常已經是11點以後。我不讀經營、企管,偏重看些非寫實小說,像挪威作家喬斯坦.賈德(JosteinGaarder,《蘇菲的世界》作者)的《紙牌的秘密》、巴西作家保羅.科爾賀(PauloCoelho)的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。對有些人來說,這也許是「奇怪的書」,但卻是最能讓我放鬆、提神醒腦的時刻。(黃采薇)
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
每天,我們需要處理不時的突發狀況,生活也難免充斥著日常事務(routine)。
從很早開始,我就有上下班騎腳踏車的習慣,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中,我必須十分專注,才能做好「騎腳踏車」這件事——注意是否紅燈、或避開車潮等等。我也不會騎的太快,以欣賞路旁的風景。
當人很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休息。騎腳踏車讓我“rewind”(倒帶),讓自己歸零,繼續前進。(錢明儀)